繼繪畫、舞蹈的藝術賞析之後,本週的崇友人文講座將視角來到了傳統音樂,邀請當代華人具國寶級地位的南管音樂家王心心,為我們揭開南管音樂的神秘面紗,以及其音樂的多變樣貌。
王心心老師來自中國福建泉州,出生南管世家,具有東方古典的相貌,她精通南管音樂指套、曲、譜和琵琶、二絃、三絃、洞簫等各項樂器,更以歌唱著名,因爲她能演藝南管音樂各項表現方式,而享有「坐遍五張金交椅」的美名,是兩岸國寶級的南管音樂家,並曾受邀至全世界超過百場的演出,致力於推廣南管音樂在當代的傳承與發揚。
南管音樂的起源
「南管」又可稱為「絃管」,發源自泉州一帶的閩南語語系地區,是古老的樂種之一,流傳超過四百年,源起於庶民生活中的生活娛樂,在農餘閒暇之時,於自家的三合院隨性演奏樂器與說唱的音樂表現。
在1970-80年代,南管音樂曾一度沒落,直至1982年,由許常惠老師帶領的台灣南聲社至歐洲進行巡演,並在法國國家廣播電台,以長達8小時的演奏,創下當時直播最久的空中音樂會,迴響熱烈。南管也因此重新受到華人地區的關注。
中國大陸在1983年開始重視南管的傳承與發展,安排各地的音樂老師至福建泉州學習南音,並於1984年開設第一個南管音樂專門學習科系,將庶民音樂系統化和學術化,正式進入教育體系,加強南音的教學與傳承。王心心老師也是這第一波至專門科系習樂的學生,結合她過往成長經驗的南音文化影響與專業學習,而成為南音音樂界中的藝術瑰寶。
而後在各界努力之下,整合南音各項資源與其在歷史文化上重要地位的資料,聯合國於2009年,正式將南音登錄為聯合國非遺址文化遺產。
身歷其境,傳統南管音樂演繹欣賞
講座現場,老師以「靜夜思」的南管樂譜為例,認識譜例、音名與調式,介紹南管主要樂器的特色與演奏方式,並開金嗓親自示範南管音樂的唱法。
南管的曲風大多是緩慢的節奏,有許多曲牌旋律,由演奏者自行填詞、設計裝飾音的表現方法,強調長音與尾音的韻味表現。主要樂器又稱為上四管,分別為:琵琶、三絃、洞簫、二絃和拍板,以琵琶為主要的骨架音,搭配三絃補足音色上的空間感,而洞簫與二絃則穿梭於骨架音中,創造出因為的延伸與流動感,領導的角色則交由拍板,掌握整套曲的起始引導與節奏。若要演奏較熱鬧的南管樂曲,則還會加入下四管樂器:雙音、響盞、叫鑼和四塊,因樂器特性而為樂曲添加木質的沈穩和金銅的響亮。
變種與創新,推廣南管音樂不遺餘力
王心心老師於2003年在台灣創立「心心南管樂坊」致力於南管與當代藝術跨領域的合作,如與雲門舞集舞蹈藝術共同表現的「胭脂扣」、「昭君出塞」,另外,也將南管音樂帶入生活中,走出戶外,不將表演侷限在室內舞台,在金門翟山坑道、台東池上大波池、上海法華寺都可以見到南管表演的足跡。將古典詩詞文學融入南管吟唱中,更是獨樹一幟的創作。
南管演繹最難之處,就是要把心靜下來,在推廣傳統南管音樂藝術的路上,要有迎合不同時代的心胸。南管追求的不是快與華麗,要能夠享受其中,在緩慢的曲調裡尋找安定的力量。